高爱平副厅长:拥抱大数据时代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   

 

拥抱大数据时代 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高爱平副厅长在全省内部审计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的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审计监督作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审计工作面临着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制度规范、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我今天与大家谈的题目是“拥抱大数据时代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为什么要拥抱?就是要与时俱进,去了解大数据、认识大数据,进而去适应大数据、掌握大数据。如果你对大数据置若罔闻,就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难以胜任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我对大数据也是外行,但平常审计工作中经常接触了解大数据的审计分析,也算对大数据略有所知。希望通过我对大数据的了解思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大家了解认识大数据与审计的关系,逐步运用大数据开展审计工作,促进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什么是大数据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每天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传感器、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和在线交易平台,生成上百万兆字节的数据。美国奥巴马政府甚至将大数据称为“未来的新石油”,谁掌控了数据流谁就将主宰未来世界。

什么是大数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下面我讲几个事例增加大家对大数据的感性认识。

关心国际军事新闻的同志都知道,军事领域一直都是人类最先进科技的实验室,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战争中,各国军事体系的对抗,将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各种军事信息系统、软件和数据,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为正确的决策、指挥和控制提供正确的信息。而使信息实现快速合理分发的前提,是要有对数据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让最即时的战场信息传递到最迫切需要的部门。随着战场数据量的增大,高效存储与分析海量数据,从数据中发掘敌我态势的变化,预测出最合理的作战方案,使海量数据更好地为信息化战争服务是军事大数据处理的目标。2002年,阿富汗境内的大毒枭准备为基地组织等恐怖分子提供资金时,美军的情报分析人员通过数据挖掘,把作战方案库里的数据与有关基地组织情况库里的资金数据进行实时、自主关联,从而指导美军先敌一步采取行动。

“9·11”事件之后,美国国防部高级项目研究在次年的技术年会上,阐述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把“交易空间”作为重点,发现恐怖分子的例子。恐怖分子要计划、执行一次恐怖活动,他们必定会在信息空间留下某种“数据脚印”。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交易”。这种交易的数据记录,可以是通讯、财务、教育、医疗,也可以是旅行、交通、出入境、房屋等等其他一切数据记录。美国正是在“交易”空间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而发现和追踪恐怖分子的。

日常生活中,大数据的挖掘事例也让人不寒而栗。这是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几年前,一个美国家庭收到了一家商场投送的关于孕妇用品的促销劵,由于促销劵是冲着这个家庭中的那位16岁女孩来的,女孩的父亲觉得受到了侮辱,于是怒气冲冲地找到了这家商场讨说法。为了平息这位父亲的怒气,商场做出了诚恳的道歉。但数天后,这位父亲赫然发现,其16岁的女儿真的未婚先孕了。那家商场之所以未卜先知该女孩怀孕,是因为该商场通过若干种商品的消费数据建立了一个怀孕预测指数,以此来预知其顾客的怀孕情况。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典型的数据挖掘案例。



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注册会员点击下面链接下载,如果付款成功后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
已获得当前内容,可直接下载
立即下载